第零三二五章 啤酒厂往事 收购与狂狷(2 / 3)

2012前传 齐一奇 5246 字 2021-01-06

厂每年都有几百万至几千万的利润,但是因为涉及到冬天放假,,每年春季都要重新招工的问题,所以大部分啤酒厂的啤酒质量也不稳定,甚至有一些安和质量的隐患。

彭总自然发现了这些问题,而绿岛啤酒是出口为主,自然淡季和旺季的影响就小一些,但是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也极低,既然国际品牌都进军龙国,绿岛啤酒还不行动,那等于把自己眼底的江山白白送人,于是彭总启动了内部改革,以及一轮轮的兼并收购之路。

军人作风的彭总先后祭出了扭转乾坤的三大法宝。

一是组建金字塔形产品结构,解决了长期以来绿岛啤酒曲高和寡、产量徘徊不前的难题;

二是实施新鲜度管理,为绿岛啤酒打通省外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;

三是掀起排山倒海的购并风暴,成就了绿岛啤酒的复兴大业。

金字塔产品结构,就是不仅仅有最高端的出口产品,这些产品也会在最高端的商场、店、机场、火车站等地方出售,满足高端用户的需求,也是在国际竞争中占得先机。

而中端、低端产品,就要依靠子品牌,以及彭大将?军实施的收购战略来补充完整。

最开始收购的第一家企业是长安的汉斯,这是在主导下完成的,因为当地有几家啤酒厂,竞争过度,而汉斯拥有很好的厂房和设备,可以面临着亏损,于是绿岛啤酒介入,几千万的资金资收购了这家工厂。

包括后来的两家公司,也都是资收购的,著名的就是扬州城的中丹啤酒,,资收购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部接管,而且就地改造,没有任何的股份和行政压力,不过最大的问题是资金压力大,几乎是把未来几年的利润都押了进去,对于绿岛啤酒来说,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。

后来彭总开始研究金融经济,也认识了一些国内国外的高人,于是开始采用新的合作方式。

在合作扩张过程中,彭总主要是根据被购并企业的具体情况,分别采用破产收购、政策兼并、控股联合三种方式。

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购并的成本。目前,绿岛啤酒所购并的39家企业,收购投资加上技术改造投入,比正常建厂的投资降低了2/3。

也就是说,如果正常建一个5万吨的啤酒厂,投资需要15亿元,绿岛啤酒购并5万吨企业的投资平均为5000万元左右。按照啤酒企业的惯例,5万吨的产销量为盈亏平衡点,绿岛啤酒购并企业的盈亏平衡点则降到了3万吨。

这就是绿岛啤酒购并的蓬莱、应城两个啤酒厂产销量只有3万吨竟能打破惯例出现赢利的原因。目前,绿岛啤酒已经走出一条在省内采用强弱联合、省外抢心城市地带、啤酒高消费区域和水源好、潜力大的扩张道路。

绿岛啤酒的资本扩张只是第一步,更关键的是制度与管理的扩张,是工艺技术与人才的扩张,说到底就是绿岛啤酒优势企业文化的扩张。

首先在绿岛本土打造出了一个市场化的、富有生机的新绿岛啤酒形象,并且通过不断修正、优化,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市场化运营机制、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,然后用这一套模式“克隆”被购并企业的制度与管理。

现在,从前期目标选择到后期消化整合,绿岛啤酒都已经建立起一个资本运作的平台,一方面能对并购企业顺利整合消化,另一方面有一套规避风险的战略和运作机制,确保在大整合中化风险为财富。

“哈哈哈,说起来,我还是学习了海蓝的海蓝文化激活休克鱼的模式,不过我们这个行业竞争更惭愧,因为很多企业一夜之间有可能就会倒下,比如说出现质量问题。

崔总啊,你是知道的,绿岛啤酒也不仅仅是一家啤酒厂,而是龙国的现代工业史。

在国外,很多人都是先知道绿岛啤酒,再认识绿岛这座城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