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零一八一章 要尊重知识 更吸纳百川(2 / 4)

2012前传 齐一奇 7652 字 2021-01-06

单位职工四年的收入。

前两年,东洋国某著名公司的老板来华考察。当他坐火车经过那个小山庄的时候,听到了年轻人的故事,马上被他惊人的商业智慧所震惊,当即决定下车寻找此人。

当东洋国人在县城找到这个年轻人的时候,他却正在自己的店门口与对门的店主吵架。

原来,他店里的西装标价八百元一套,对门就把同样的西装标价七百五十元;他标七百五十元,对门就标七百元。

一个月下来,他仅批发出八套,而对门的客户却越来越多,一下子批发出了八百套。东洋国人一看这情形,顿时失望不已。但当他弄清真相后,又惊喜万分,当即决定以百万年薪聘请他。

因为,对面店的老板也是他自己。

至于对这个故事的解读,则是五花八门,从另辟蹊径的角度,从商业头脑的角度,从创新的角度,从竞争的角度……这个故事也上了无数的文摘和报纸,并且还将继续流传下去。

但是无论是讲故事的人,还是听故事的人,都忽略了一个问题,这个年轻人这么聪明,也不缺钱,为什么没有读书(因为故事说的很明白,从卖石头到种柳树,到开店,一直是在社会的状态,没有读大学)?为什么一个没有读大学的年轻人,可以胜任一份外资公司百万年薪的工作?

如果继续追问下去,还会有一个本质的问题,这个年轻人究竟是不是真实存在?还是和面试捡起垃圾的人一样,只是一个江湖传说,只是一个用来讲故事的方式?

而崔宁当然知道,这个年轻人是真实存在的,很多他的故事比讲述的更精彩,而他不仅仅读了大学,而且是个超级学霸,所谓做生意、种柳树,都是他随便给人出的主意,后来成了江湖的传说而已。

少年时孤单的崔宁,朋友很少,这个年轻人是崔宁少年时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。

少年时,崔宁住在绿岛,另外的年轻人住在烟城,距离不算远,但是那时候交通并不方便,坐上几个小时的客车,两个小伙伴在海边见面,然后拿出世界最新的奥数题目,看谁算的快,然后看谁背诵的唐诗宋词更多,还有看谁更快的爬上海边的山崖……

至于这个年轻人的年龄,和崔宁相仿,而他在国外公司任职也是事实,街头巷尾的这些故事,也都是像施耐庵一样,把一个个传说拼凑了起来。

包括后来一个老区的县城,策划了一款叫做“二房佳酿”的名酒,广告语是“绵绵二房 回味悠长”,实际上是两间草房创业,被演绎成了某种封建社会的大房二房故事,甚至还上了龙国国家电视台,这都是自己这个小伙伴的佳作,他一向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家伙。

毕业的时候,同样作为学霸的崔宁选择了海蓝,而这个年轻人选择了东洋国的公司,不只是为了百万年薪,他有的是赚钱的方法。

他当时和崔宁说的是

“要相信并尊重差距,等我回来的时候,就是东洋国的品牌集体颤抖的时候”

当然,已经有几年了,虽然偶尔也联系,但是这个少年时的朋友,还没有回来。

崔宁当然知道,自己的这个小伙伴也不是一个凡夫俗子,现在的沉默和积累,都是为了未来飞上九天。

包括崔宁招聘,对于奇才和怪才,一向也是不吝交流的,前提是真的能踏踏实实的工作,以及守住心。

这天,崔宁面试的是一个崇拜穆奇中的狂热分子。

“用罐头袜子换飞机,然后把珠穆朗玛峰炸开一道口子,让青藏高原变成温带和万亩良田,然后把雅鲁藏布江的水引进黄河,解决中原地区缺水问题,这都是可以实现的”面试者叫做邱天,是一个东北的小伙子,很有激情。

“崔总,我觉得我们的公司也要有敢于放卫星的精神和想象力,比如说,海蓝集团可以花个几百万,把以前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