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百四十八章 太子阴谋(1 / 2)

“父皇,咱们该回京城了。”朱慈烺。

“现、现在么?”崇祯皇帝竟然有些不舍。对于他来,做一个的雄县县令,比做皇帝轻松多了。

没错,一县之地没有这么多政务,没有这么多没完没了的奏疏。虽然崇祯是个勤政的皇帝,可他也非常享受如今这份难得的清净。一想起回京,他竟有些不舍。

在京城他只能身居深宫之中,对于外界的情况是不甚了然的。而在雄县,他能给更接地气一些。

至少,他能够实实在在的,听到雄县百姓们的赞扬之声。

这对于自负的崇祯皇帝来,是一种巨大的享受。

朱慈烺却对他道:“父皇久不回京,不免荒废了政务。而今这雄县事一了,咱们也该回去了。”

崇祯依依不舍:“好吧,既如此,咱们何时动身?”

“明日,明日吧。儿臣觉得,咱们还是不宜大张旗鼓的好。明日一早不要惊动城中百姓,咱们早些启程,离开雄县。”

崇祯皇帝沉吟了一下:“也好。”

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崇祯皇帝居然对儿子言听计从起来。其实依照他的本意,是想热热闹闹的离开的。

让百姓夹道欢迎,彰显帝王威严,这是崇祯皇帝想见到的。

悄无声息,深藏功与名崇祯并不喜欢。他喜欢的是,大肆张扬。

而朱慈烺素来低调,况且雄县的改革并非是什么功绩。这些早就是大明该干的事了,是朝廷对不起百姓们。

儿子既然都这么了,崇祯皇帝也只好无奈的答应。次日让骆养性整合锦衣卫,及早启程回京。

而雄县因为吏政的改革,使得雄县风气焕然一新。惠安国被任命为雄县知县,自其上任之后,为雄县的百姓们做了不少实事。

惠安国带着雄县百姓兴修水利,大力鼓励百姓开垦田地。同时,轻徭薄赋按照朝廷的赋税,与民生息。

直到二十年后,惠安国才死在了任上。雄县的百姓们念其功德,特为其修剪了一座祠堂,以为后世纪念。

一大清早,甚至于雄县的百姓们大多尚未出门的时候。马车已经守候在了雄县县衙外面,崇祯皇帝恋恋不舍,看着这个呆了数月之久的县衙衙门,依依不舍的上了马车。

马车缓缓前行,因为没有惊动此地的百姓,百姓们并不知道皇帝要远行回京。一来是不想大张旗鼓,二来也是为了崇祯皇帝的安全着想。

若是有人知道皇帝出城,朱慈烺他们携带的人手又不多。所以,这次离开雄县县衙,除了惠安国寥寥几人,知道的并不多。

知道崇祯皇帝离开了雄县七日之后,县衙才贴出告示皇帝已经出城。百姓们闻言无不唏嘘,能够得到当今天子的驾临,也算得上是雄县百姓的福气了。

除了雄县县城,崇祯皇帝意犹未尽。非得还要继续南下,朱慈烺却持有不同意见。

“父皇,辽东边关尚未安宁。朝中还有许多政事未了,咱们还是先回京吧。”

“咱们出都出来了,若不多走走转转,岂非更是浪费时间。朕还想继续南下,去河南之地看看。”

看着崇祯皇帝坚持,朱慈烺看着身边的人:“咱们身边就这十几个人,着实有些危险。这样吧,咱们还是先回京。毕竟这粮食作物的推广乃是重中之重,既然父皇答应拨付八十万两银子,儿臣恐夜长梦多还是早做计议为上。”

崇祯皇帝皱了皱眉头:“那你是怎么回事,既然出城回京,为何只准备了一辆马车。就连马匹也没有几匹,慈烺你怎么搞的。”

崇祯确实有些怀疑,既然想回京,那就应该是快马加鞭。自己身边这些人,起码都应该是骑马的。

而除了给崇祯准备了一辆马车,除了朱慈烺和骆养性骑了一匹快马。甚至于暗卫孟樊超,以及狗腿子来福旺财还有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