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六十六章 老皇帝赐婚(1 / 2)

小户春 冰镇糯米粥 2211 字 2022-08-24

这十人既得陛下宣召,便知自己是在前十之列,自然都是有学识的人。这几人也都为御前对答做了准备,据说以前就是做首诗说说话啥的,从没有再出题目叫立答的啊。

几人紧张着还没反应过来,内侍已搬来桌椅取来笔墨,蒋山青沉了心细听,老皇帝出完题,有内点了根计时香,老皇帝道,“一柱香的时间。”

虽则大家觉着这回的题目难了些,但也知道皇帝陛下这是要考大家的捷才的,都静心作答起来。这些人都是念书念了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三十几年的,倚马千言说来也不是吹牛。

只是,这一柱香内要答完皇帝陛下的题目,也委实不易。要知道,春闱第一考会试是九天,第二考殿试是一天,怎么到御前这一考就成一柱香了?

待得一柱香后,皇帝陛下亲自评卷,还同身边站着的太子道,“太子也看看吧。”

李承祺接过卷子,十分仔细地一一翻阅了,看完之后,便与老皇帝一起商量着名次。蒋山青和另外两个贡生的文章都是各有千秋, 算是伯仲之间, 老皇帝犹豫了一会儿,便让他们三人上前来, 仔细相看一番。

蒋山青与另两人垂首向前,听老皇帝让他们抬起头来,便俱是抬头看向皇帝。

蒋山青本没觉得有什么,可老皇帝和太子李承祺看到他的相貌后, 俱是明显一愣。蒋山青也有一瞬间的怔愣, 因为他发现自己同站在老皇帝身旁的太子生的有些肖似,虽说他们这个年纪的少年,长的好的也都是那般模样,可他与太子却足有四五分相似, 不知道的, 定会以为他们两人是亲兄弟呢。

老皇帝毕竟城府极深,只是愣了片刻便恢复了正常,他拿着卷子, 笑着对蒋山青三人道,“你们三人的卷子难分伯仲,只是探花自来要相貌俊俏些方好,蒋山青你年纪小,人也生得好相貌,便居探花吧。”

状元榜眼便给了另两位贡生,然后,接下来定了传胪与后面五人的名次。

蒋山青虽有些遗憾, 没有拿到状元的位置, 不过转念一想也释然了,毕竟他年纪终归是太小, 若是得了状元之位, 难免惹旁人嫉妒,如今探花也不错, 毕竟听着还是很好听的。面试就此结束。

老皇帝将人都打发了, 独留下蒋山青。他又仔细端详了蒋山青一会儿, 便呷了一口茶, 问道,“探花是江南道哪里的人?”

蒋山青恭敬应答, “回陛下,学生是江南东道明州鄞县章水镇人士。”

老皇帝闻言, 似是思忖了片刻,才又笑道:“明州是好地方啊,是鱼米之乡,探花家中父母可都还在。”

蒋山青继续回道:“回陛下的话,学生父母俱在,父亲为翰林院侍读。”

老皇帝一听蒋山青的父亲在翰林院当官,便立即询问身旁翰林院的内阁侍读徐盛让,“哦?翰林院有姓蒋的侍读?”

徐盛让立即站出来,躬身回道:“回陛下的话, 蒋翰林是天佑二十三年的进士,在翰林院任职也有六年了, 考评一直不错。如今已经是六品侍读。”

老皇帝了然地点点头,这才又看向蒋山青道:“原是家学渊源,以后你们父子同在翰林, 想来也是一番佳话。”

探花是直接授翰林院编修一职的,不用如其他进士一般进翰林还需要考取庶吉士。

蒋山青立即躬身谢皇帝赞誉。

老皇帝似是十分喜欢蒋山青,又问了他些读书经历, 便道:“探花文采人物都好,朕有一爱女,正当妙龄,许与探花如何?”

蒋山青闻言心下一沉,连忙躬身道,“回陛下,学生已有亲事在身。”

“哦?”老皇帝显然没想到蒋山青年纪轻轻已经定了亲事,便仔细问道:“是哪家淑女?”

“是学生家中表妹,我二人自小青梅竹马,在老家时已经定下婚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