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4章,你来我往,以牙还牙(2 / 4)

,是大约七百日军的伤亡。

对于日军来说,已经是一个非常沉痛的代价。

照这样下去,用不了十天,鬼子就得都完蛋。

赵刚关注的是己方的伤亡,这一天,参与阻击战斗的三个连,均已伤亡过半。

相当于一个营已经打了个半残,而他们手上现在只有四个营,这样继续耗下去,对他们也是很不利的。

“老李,咱们打的是游击战,不是阵地战消耗战,我看得换种方式了。”

“是得换种方式了。”李云龙收敛了笑容,确实不能继续打消耗战。

别看今天只动用了三个连,消耗的弹药却是足足三个营打上一天的。

他们几乎打光了一个普通步兵团,全部的弹药储备。

若不是袁朗之前带来了大批的弹药,还能支撑下去,李云龙现在该肉痛跳脚了。

袁朗念出十年前红军就总结的游击战原则:“敌进我退,敌驻我扰,敌疲我打,敌退我追。”

然后说出了自己的见解:

“现在应该是疲敌扰敌的阶段,埋地雷打冷枪,还可以把掷弹筒也用上。

让小鬼子每一段路都留下尸体,日夜不能休息,时时刻刻绷紧神经。”

“哎,说的对。”李云龙夹着烟狠狠抽了一口,“就用这三样东西,不停的偷袭扰乱小鬼子。”

接下来的阻击方针是确认了。

赵刚却还有疑虑:“日军派出三支队伍,哪怕一天只前进十里地,用不了多久也会把我们控制的地方全部蚕食。到时候,我们要怎么办?”

日军的三支围剿部队,从三个方向上,就像是搂草的耙子一样,占领关键节点,然后将占领区全部梳理一遍。

如果不能及时突围,新二团最终会被逼到一个极为狭窄的区域,遭到日军的大举围攻,直至消灭。

李云龙一直不说解决的办法,赵刚心里没底,自然是忧虑不已。

“你怎么看?”李云龙问袁朗,考较的意思十分明显。

部队的规模现在是越来越大了,需要多几个能够单独指挥的人手。

袁朗就很有潜力。

“依我看,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,可以将一支敌人,放进来引诱到深处,然后集中兵力消灭它。”

红军十年前提出的方式,依旧是颇具指导意义的。

打垮一路,剩余两路自然不攻自破。

李云龙猛地吐了一口烟:“策略是对的,但此时用不恰当。”

“为什么?”赵刚问道,他也读过游击战的指导方针,对袁朗的想法很赞同。

“因为我们就是集中兵力,也很难短时间吃掉敌人一股兵力。”李云龙给出了解释。

根据眼下侦查得到的情报,日军的三路兵力,纯鬼子人数都达到两千。

现在他们只有四个营,牵制另外两路最少也得需要一个营。

三个营打个伏击消灭几百人,不是难事。可若是说要将两千鬼子全吃掉,需要的时间太长了。

日军周边就有那么多的援军,会把新二团活活撑死的。

“那……”

赵刚还要追问,李云龙却说:“别急,咱们耗得起,先让小鬼子吃点苦头,疲惫了再说。”

把烟头扔到地上踩灭,他又想起来:

“对了,那个s型地雷用的不错,全都发下去,老子非得把小鬼子炸出阴影来。”

……

砰的一声枪响,子弹划过了夜空。

曹金亚趴在地上不敢动弹,谁让他倒霉,搞了个警戒的差事,简直要了命。

害怕八路趁着黑暗偷偷的摸进来,就得点起篝火。

可火光照亮了身影,就是最好的靶子。也不知道八路哪儿那么多神枪手,一打一个准儿。

追出去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