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八章: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(1 / 2)

大时代1977 宁中南 4496 字 2021-07-05

傅老师说从香港汇钱到北平,这事问题很多。

不过林晓光并不觉得,她能托人把那么厚一摞稿子,从北平运到香港,再联系到香港商报头上,要是还不能把一叠钞票弄过来,那才让人啧啧称奇。

国家现在正是缺外汇的时候,去年外汇有近十亿美元,今年还不到两亿。

港元虽然比不上美元这个硬通货,但好歹也算外币,香港有多少美元就能兑换多少,人民币就不行,印再多人家也不认。

所以港元这么值钱,换成人民币后汇到国内,这很难吗?

傅老师真当他除了英语好,还会写小说之外,其他的什么都不懂啊,这些事,林晓光门儿清,所以对她的问题,只是一笑了之。

“傅老师,您能者多劳,帮人帮到底,拜托了。”

确定投稿给香港商报后,林晓光对抄书抓得更紧了,高考之后待家里的三个月,他每天雷打不动六千字,等到来北平上学后,学习任务重,时间没那么宽裕,一下缩减不少,每天只能抄两千字。

按照香港商报的连载量,每天出一期报纸,每期三千字小说,有存稿的情况下,他压力也不会太大。

眼看存稿越来越少,他不得不在周末加班。

这年头,工人上班没有双休,而是单休,学生上课也是,没有周六,只有周末,林晓光上六天的课,以往每到周末,都是去四处浪,现在却不行了。

就像爬山一样,事业在上升阶段的时候,人就会比较累,但很充实。

每当闲下来,轻松下来,说明无所适从,事业便在停滞阶段,或者走下坡路。

林晓光的抄书大业,现在就在上升阶段,每天早上六点半起,晚上十一点睡,其实还可以熬夜到一两点,但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,为了保持充足睡眠时间,他不得不早点睡,却因为不太困,只好睡前做几百个俯卧撑仰卧起坐,把自己搞得很累,然后才沉沉睡去。

第二天又接着从床上爬起,开始一天新的征程。

对他一个十六岁的少年来说,每天坚持这样,无疑很辛苦,同时也很痛苦。

但他痛并快乐着。

每天早上,他在圆明园跑步的时候,想起三年后,一位从长安中学考入清华物理系的学生,每天也去圆明园跑五公里,大冬天的洗冷水澡锻炼毅力,而后留学哥伦比亚大学,学成归来创业,成为互联网海归创业第一人。

他就特别有动力。

八年抗战,他的毅力不可谓不足,但他知道,学无止境,人的毅力也没有边界。

一个周一的早上,林晓光例行去圆明园跑步,跑得大汗淋漓,回来的路上,在北大校门口撞见杨蓝,她正在看门大爷那拿每天一份的人民日报。

“怎么每天都是你来?你班上其他人呢?”林晓光不乐意了,他不是每天都能撞见表妹,但每次偶遇都看到她在取报纸,这岂不是说明她每天都过来拿报纸,全班那么多人,就属她最小,合着欺负人呢。

“我自告奋勇的。”杨蓝看到他,有些开心。

“大清早的,别人都没起床呢,咱不干了,改天就把这事辞了,你们班那么多人,二十几的女生好多个,还有男生,各个人高马大的,让你一个小丫头天天来,他们像个老地主一样让人伺候,也好意思?要不要点脸?”

附近有人出入,听到后不由看过来,打量着这个大清早骂街的人。

杨蓝脸皮嫩,感到很不好意思,揪着他的衣服,咬着嘴唇,一脸哀求“小光,别这样。”

“算了算了,我大人不记小人过,不跟他们一般见识。”林晓光便没有了一点脾气,摆摆手,很是无奈,心里却暗骂“一帮蠢货,连给女生帮忙献殷勤机会都抓不住,难怪是书呆子,以后注定打光棍!”

见他不再纠缠这事,杨蓝顿时眉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