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4章孤儿寡母(续命)(1 / 4)

“婆婆,弟妹,借钱给你们做房子,是阿福跟我拍胸脯保证会还的。我相信孩子,所以借了。你们怎么做的房子跟我没关系。婆婆生病,是我过来问诊的,药材都是我买的,钱花的是我的。更不要说,几天前,我让阿福稍了银钱年货回来。真要这样论的话,可以啊。我留下来伺候婆婆嘛,弟妹能出银钱给婆婆看病吗?”

阿福当日过去,李子元塞银子的时候说了。以后有能力还就还,没能力还就算了。这孩子是个憨厚的,平时得了什么好玩意都想着大锤。因着做学徒,时常能接触些木匠。他跟着后面偷个师啥的,还晓得回来教大锤。凭良心说,李子元确实是看在孩子的份上才给的银钱。不然凭周老太和王桂花这半年来的冷嘲热讽,她才不乐意热脸贴冷屁股呢。

王桂花见她恼了,低声道“嫂子,我不是这个意思。”

呵,又蠢又怂。讲话涂个嘴快,心里连锁都不上。

李子元索性把话说的明明白白的“我赚的银钱,那是我辛苦赚的。我爱给儿子用爱给女儿用那是我的自由。我希望弟妹能明白一件事,阿福阿寿和大锤二娥她们一样,都是姓周,打断骨头连着筋。若是大家好好相处,有人日子好过了,自然能拉拔一把,那周家不就在安城落稳脚了吗?若是不好好相处……索性孩子爹不在了,不来往又怎么样呢?”

走的时候李子元想了想还是过去叮嘱了阿福“安城这边习俗,徒弟是半个亲儿。你初二不要忘记了,一定要去曾家拜年,礼须得厚重些。那边有个青色的包袱,是我给你准备的。一定要记得啊。”

阿福当下眼泪都要出来了。

做学徒的自有学徒的圈子。对比几个学徒的待遇,他是最好的一个。且曾小眼,等闲不打骂于他,有什么活都教着他干。他心里晓得的,都是看伯娘的面子。

初二拜师傅的习俗,他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哪里知道。若是李子元不说,回头曾小眼恼了他,明年的日子势必不好过的。

“知道了伯娘。奶奶说做点甜包子,我到时候一并带一些过去。”

这就很是了。带自己家做的东西,显的亲近。

“行了阿福,别送了。千字文记得一个个学啊,我们走了。”

阿福做学徒,逢天气不好就在家歇着。曾小眼和乔淑燕夫妻两个在家,阿福多少觉着有些尴尬。有回下雨,李子元去接了阿福过来做耍,刘大爷带着一块教了几个字。这孩子在外面见识了半年,晓得识字的重要,自个要求过来学习。李子元没有不允的,还给他买了书和文房四宝。

她不知道哪天死呢,到时候万一大锤有点什么糟心的,阿福看在过去的情分帮衬帮衬,也是因果。

从这个时代的风土人情来看,女人嫁出去了,若是没有娘家人撑腰是很难过的。大锤这幅样子指望不上,阿福若是有出息了,能给姐妹们做个主也好。

都想远了。

年夜饭很丰盛,鸡鸭鱼肉,能买的着的荤腥都上桌了。

石头伸筷子要去夹鱼,刘大爷给他夹了一筷子肘子。

“年夜饭的鱼是不能吃的,要完完整整留着,表示年年有余。”

一桌子菜,刘大爷讲的头头是道。他显然起了兴致,一个人不停的举杯。

大过年的,流落在外的人,谁还没些伤心事呢。

给每个孩子发了压岁钱,李子元便把孩子们都拢到房间里守岁。二娥往炭盆里丢了块橘子皮,屋子里味道好上不少。

“娘,前儿你出去,豆子小哥送了东西来。他让年后过了十五去找他,说什么你想买的地有着落了。娘,咱们家要买地吗?”

“可不得买。一年过了,你们都长了一岁。娘手上有银钱得置办着,往后你们嫁人,都得嫁妆呢。”

三丫是个不怕羞的,凑过来舔着脸问“娘,你准备给我们多